有时不开心,经常很消极,总是在自责——抑郁型人格

北陆药业  2020-01-21

有时不开心,经常很消极,总是在自责——抑郁型人格

作者:骆文

整理编辑:兔编

本文内容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「心晴门诊」

 

 

 

近年来,「抑郁症」这三个字隐约有泛滥成灾嫌疑,好像任何时候、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它。比如某杀人犯患有抑郁症,某学生闭门不上学是因为抑郁症,半夜来电话的前任因为抑郁症闹着要自杀……

这种现象的产生,与部分媒体的报道失实有很大关系,总有人爱将抑郁症不分青红皂白地和不良事件捆绑在一起报道,时间一长,抑郁症就成了流行词汇。

从好的角度来说,这表示大家对心理问题越来越重视了,促使一些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走进咨询室,得到及时的帮助。但同时,「抑郁症泛滥」也导致了普通民众干脆把所有心理问题都统称为抑郁症,青少年把得抑郁症当做潮流,咨询室里也常遇到一些来访者错把焦虑当抑郁。

通常我们说的抑郁症(抑郁障碍),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诉的一种心境障碍,抑郁情绪作为它最明显可感的症状,有时掩盖了患者身上一些深层次的问题,比如抑郁的认知、抑郁的行为等。在抑郁症爆发之前,它们可能已经隐蔽地、经年累月地浸润到了患者的生命中。

抑郁型人格者正是这一群「长期存在抑郁性认知、抑郁性行为等抑郁的内心体验」的人,他们有的尚未发展出抑郁症「持续的恶劣心境」的症状,但抑郁的特征已经成为了他们典型的人格特质。

 

通过对抑郁的探索,Blatt发现抑郁大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内摄型抑郁和依赖型抑郁。

内摄型抑郁。内摄指的是认为自己是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,内摄型抑郁的人习惯性认为所有坏的结果都是自己的错,即使没有什么坏事发生,他们也爱往自己身上贴负面的标签,然后自我谴责,陷入自责和内疚中。

依赖型抑郁。这一类人经常显得孤独空虚,渴望关心和一个稳定可靠的对象,但同时又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是不好的,所以也不配得爱,不配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。

内摄型抑郁者的自我贬低和攻击有助于他们降低焦虑。以离异家庭的孩子为例,父母中一方的离去使他们感觉自己不再完整,如果他们认为责任在父母,而父母是无法被改变的,就不得不接受自己被抛弃了的事实,但如果他们认为责任在自己,那么就可以将现状合理化——「爸爸/妈妈离开是因为我不乖,我不是好孩子,这是我应得的惩罚」,或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现状——「如果我乖乖的,爸爸/妈妈是不是就会回来」。

类似后面这种假想其实是荒谬的,他们很快就会发现无论自己怎么努力,都改变不了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,于是就产生了强烈的挫败感。而旁人如果理解不了他们的处境和心境,劝他们「再努力一点」、「再坚强一点」,无疑是对他们付出的努力最大的否定,将会导致他们受到更大的打击,而加强自我毁灭的念头。

所以抑郁者常有这样两种感觉:

「每天都付出了101分的努力,但是依然看不到事情有任何的好转。」

「只有自我毁灭才能换取最终的美好。」

 

这两类人的共同点都是把矛头指向自己,在他们看来,其他人都很好,只有自己最差劲。

于是我们会发现抑郁者很难向他人表达敌意和批评。一个健康的抑郁型人格者,在公司里通常是个模范员工,会尽最大努力完成工作,避免因工作失利而更加自责,当事情做成了他们觉得是同事的功劳,做失败了则是自己的过错;他们也会活跃在各种慈善晚会中,借着帮助他人来抵消心中的内疚感;在很多心理咨询师们身上也能看到抑郁型人格的影子,他们总是把情况的好转归功于来访者自身的努力,而进展不顺时则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。

某种程度上来说,短暂而适度的抑郁对我们是有好处的,它能让我们记住教训,通过反省提升自我,也能让我们回避引起不快的刺激源,起到保护的作用。但长期且过度的抑郁则会伤害身心,弊大于利。

 

研究发现抑郁与遗传或许有一定的关系,这种关系可能是写入基因的秘密,也可能是长辈对晚辈潜移默化的结果。精神动力学认为家庭中有两个因素与抑郁型人格的形成有关,一个是早年经历亲人离世或其他严重的创伤性事件,另一个是父母有重度抑郁。

当代社会的离婚率日益攀升,即将分道扬镳的父母如果没能处理好分离,孩子就不得不为成年人的冲动负责;经济的发展和过分追求物质的社会价值观下,父母一心扑在工作上,想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经济条件,将孩子扔给手机、玩具、游戏和保姆,对孩子的感情需要缺少回应甚至视而不见,打断甚至禁止孩子表达正常的哀伤,都会增加孩子发展为抑郁型人格的概率。

作为父母,我们无法选择不生病,无法修改基因,但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,仍有许多可以做的事。在我们为了孩子而不惜牺牲自我的时候,切勿忘记让孩子未来获得幸福的最重要基石,是一颗健康的心灵和一具强壮的身躯,把时间留给孩子,父母充分的陪伴胜过100个早教。